CN EN

分享

信息艺术设计系举办题为“⼈⼯智能参与的2035:重构未来⼤学和教育”的未来素养实验室主题工作坊
2023.06.08

2023年5月29日至31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素养研究中心前负责人瑞尔·米勒(Riel Miller)博士在新清华学堂组织了为期三天的未来素养实验室(Futures Literacy Lab,简写FLL)工作坊活动。该实验室是米勒博士提出的一个未来思维和未来智慧的开发框架。

本次工作坊以“⼈⼯智能参与的2035:重构未来⼤学和教育”为主题,旨在探索未来素养及其深远影响,通过未来学方法挖掘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中的弱信号,通过参与式工作坊,思考各个群体在价值取向和素养发展中的未来路径,从多个视角去预见2035年的未来大学和对未来人才的能力要求。

主讲导师Riel Miller教授在活动现场

5月31日下午,未来素养实验室工作坊活动结束后,瑞尔·米勒以“21世纪的开创性新学科与胜任力:领先大学在未来素养中的作用”为题举办讲座,分享了其关于21世纪开拓新学科和能力的主张,米勒博士在讲座中讨论了预见和展望未来教育与经济模式的局限性,强调未来不是过去的线性延伸,提出未来研究应该立足于理解预期系统和过程,倡导在全球建立未来研究学科。本次活动由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信息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付志勇副教授发起,并得到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布局项目的支持。

学术导师付志勇副教授做开场介绍

未来素养实验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与政府机构、学术界、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开展共创的一种形式,这些工作坊旨在帮助参与者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使用未来学方法,提升对未来的想象力和掌握决策未来的能力。自2012年以来,未来素养实验室总计举办了100多场工作坊。未来素养实验室使参与者的预期、假设明确化,揭示想象的未来的决定因素,提高对思考未来时的预期系统和知识创造过程的应用。

未来素养能力框架

未来素养实验室在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赋予个人和社区有效地引领及塑造未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升未来素养,人们能够克服传统思维和未来想象的局限性。这使个人能够想象出多重的未来可能性,促进组织合作,激发期待和希望,并积极推动变革。

该实验室的方法使人们的未来观念民主化,开辟新的视野,转变固有的认知、想象和行动能力。未来素养也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转变个人管理模式,使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和高效地运用未来,超越对确定性的依赖,接纳适应性,从而充满信心地应对挑战和追求抱负。

本次为期三天的未来素养实验室工作坊(FLL)以想象2035年AI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为核心,旨在为参与者提供有效应对想象未来的知识和技能。实验室的参与者包括来自清华大学设计学和教育学、国际战略领域的在读学生和教职员工。实验室通过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成员对未来教育场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本次未来素养实验室由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博士后王佳玥主持。

信息艺术设计系博士后王佳玥担任学术主持

第一天:第一阶段 ·工作坊  2035年的可能未来

工作坊以一个引人入胜的破冰活动开始。参与者在米勒博士的指导下,根据他们对未来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来定位自己。这个活动启发了大家对未来的思考动机,为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随后,参与者组成小组,使用米勒博士提供的工具畅谈他们对2035年教育的设想未来。其目的是提出预期假设,鼓励成员们团队合作,建立信任。

未来素养实验室的四个阶段

第二天:第二阶段 · 寻求身份和世界构建

在重新构想阶段,米勒博士引导成员们从陌生的角度探索未来情景。这个情景有意偏离了可能或理想的情况,促使大家重新建立对未来的想象。在这之后,每个小组使用各类材料动手搭建他们想象的未来场景,通过塑造实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创造力并拓展思维。

第三天: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 · 新问题和下一步

在最后一天,米勒博士将成员们的想象力带回现实。让大家重新评估现有的认知,对我们处在的今天做出新的思考。通过反思之前的阶段,成员们发现他们可以质疑或放弃最初的假设。这一阶段鼓励参与者分享他们的想法并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加深对工作坊主题的理解。

未来素养实验室设计为一种“行动学习”过程,强调设计、实施和反思过程的作用。成员们通过参与式、共创式工作坊的四个阶段,了解到未来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获得了宝贵的认知和思考视角,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机遇。

在接下来的题为“21世纪的开创性新学科与胜任力:领先大学在未来素养中的作用”的讲座中,米勒博士讨论了预见和展望教育和经济未来的局限性。他强调未来并不是过去的线性延伸,传统的未来思考方法过于关注规划和目标设定。米勒博士提出未来研究应该立足于理解生物体内已有的预期(Anticipation)系统和过程。通过研究人类如何运用预期,可以洞察人类想象力的源头、目的和行为动机。他认为未来研究应该被视为一门常规的研究和教学学科,采用多种认识论来把握未来的复杂性。米勒博士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未来研究部门,提供广泛的研究、教学和社区参与机会。

米勒博士进行主题演讲

未来素养实验室带来的创新思维模式践行了清华大学“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中对价值塑造的培养目标。通过参与这样的实验室活动,师生们能够拓展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目前国际上许多领先的大学已经意识到了未来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开展相应的教育项目。这种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思维和预见未来的能力,为他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取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施未来素养教育,为清华大学学生提供应对多样化未来的学习机会,培养了他们在全球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的潜力。

实验室成员和米勒博士进行交流

活动参与者也发表了各自感想:

清华大学教务处在线教育中心黄尔诺认为Miller教授的洞见和未来学的方法论提醒大家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教育,比如,对于2035年是否还存在“大学”的问题,其背后反映出的是教育的本质如何定义。这种跳出常规的思考方式将会为教学工作提供启发。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全球事务专业硕士陈哲伦表示,未来素养实验室从理念到形式,将为清华大学学生的未来塑造力培养提供新的模式。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工业设计系硕士生杜枚认为,本次未来素养实验室的体验让她深刻认识到面对未知和变化时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激发了她探索未来的勇气和动力。

负责本次未来素养实验室组织工作的李嘉薇同学表示,通过参与未来素养实验室,成员能够深入思考了教育和大学在未来的角色和意义,对于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次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师生共同探讨AI时代未来教育的可能性。在最后对主题的反思讨论阶段,大家充分交流了各自洞见。一些组员强调了在参与活动的不同阶段过程中,与跨专业背景的队友合作的重要性,这使他们更乐意接受和包容他人对未来的所想所感。活动结束后,参与者积极反馈,他们表示从知识、方法论的理解,到对个人世界观的塑造层面都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2023年5月,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联合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系、卡内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签署了“全球设计未来网络(Global Design Futures Network,简称 GDFN)”合作备忘录,GDFN致力于探索设计在塑造未来的关键角色,通过研究、实践和创新创业等学术活动,推动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未来思维和创意能力。GDFN也将会在后续活动中,为清华大学师生提供更多元的交流机会和国际平台,将未来素养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助力培养富有远见和未来塑造力的创新人才。

未来素养实验室成员合影

关于信息艺术设计系设计未来系列讲座

世界瞬息万变,探讨趋势、审视变革,从而创造价值已成为全球热议命题。对于设计师而言,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也同样意识到,时代背景之下亟需能够运用前瞻性思维、方法、技能来引领设计的人才。

为了培养设计师应对不确定性与全球共性问题的能力,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信息艺术设计系付志勇副教授发起了信息艺术设计系设计未来系列学术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探索设计未来领域前沿理论、探讨国际学术的未来方向,推动全球设计未来领域学科发展及知识构造。

本系列讲座拟邀请8位来自各个国家、不同方向的学术带领人或行业专家,从人机交互、思辨设计、设计预见、服务设计、人机共情、情景规划、未来艺术等方面探讨设计未来在其中的发展。 通过学术讲座与圆桌研讨,探索未来导向的交叉学科设计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未来塑造力,在AI时代预见和设计更合意的未来社会图景。

(图、文: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付志勇提供)

© 2024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

100084

© 2024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