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清华美院李薇教授在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中举办主题为“纤墨窈然”的服装秀
2019.10.29

2019年10月23日晚,“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之“纤墨窈然——李薇服装秀”在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景山公园寿皇殿拉开帷幕。大秀以一首笛子南派名曲《姑苏行》盛大开启,由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大奖赛笛子组第一名获得者张辉倾情呈现。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李薇教授将“织、染、绣”中国非遗传统手工艺运用于服装艺术作品中,呈现了一场极富“新东方意蕴”的视觉盛宴,引发了现场观众和时尚媒体的极大关注。

莅临本次服装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有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党委书记马赛、副院长杨冬江,教授张敢、郑宁、马泉、于历战、李天元、秦岱华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陈晓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冬宁,华辰宝马副总裁杨美虹、高级经理新斌,中国科学院大学石自东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著名影视演员马羚,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著名化妆造型艺术家霍起弟,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韩春启,中国著名影视服装设计师陈同勋,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徐文,历史学者、独立批评家帅好,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高岭,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钱晓鸣,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朱莎、秘书长贺显伟,《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时尚文化学者、导演王浩天,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编辑室主任张瑞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王山,《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工作中心主任崔州,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所长祁春英,画家、诗人张宏芳,艺术家李枪、满开慧,故宫博物院孟嗣徽,中央电视台刘昭言,中国网张莉萍等各界知名人士近二百人,到场嘉宾被李薇教授的服装艺术作品震撼感动,并给予了极高评价。

秦岱华、徐文、石自东、孟嗣徽、崔州、高岭、杨美虹、霍起弟、王山、李薇、吴碧霞、朱晓樱、帅好、马赛、孙淮滨、张敢、孙冬宁、杨冬江、张宏芳、李枪(从左至右)。

20191029liwe004.jpg

李薇教授与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

20191029liwe04.jpg

华辰宝马副总裁杨美虹(右)合影

左起:李薇与朱莎、崔州、霍起弟、帅好

左起:李薇与霍起弟、韩春启、陈同勋

李薇与海南黎锦手工艺人合影

扎根土地、田野考察

非遗传承、行走记录

李薇对中华民族服装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与热情,从事研究、教学30多年来,她跋涉数万公里,曾先后深入江苏、浙江、湖南、湖北、辽宁、贵州、广东、四川等26个省市及民族自治区/州/县,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考察,记录了其留存现状,密切关注传统手工艺人的生存状态,积累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调研素材,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手工艺的匠心独运与生命内核。

李薇多次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考察,调研织、染、绣等非遗技艺,梳理其发展脉络,详细记述了其材料、工具、实施流程和制作方法。在行走中,学生学习到了传统服饰文化和织染绣等技艺知识,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技艺的人文精神、朴素的价值及传承的重要性。

在田野考察和采风期间,李薇老师带学生采访了国家非遗传承人如顾文霞、王金山、钱晓萍、周双喜、金文、郭俊、吴元新、陈锦林、姚建萍、陈水琴、钱月芳及梁雪芳、姚琴华等百余人,与苏绣大师顾文霞弟子梁雪芳、植物染色非遗传承人黄荣华等人更是有着长期而深入的密切合作,出版了《绣娘》《染匠》等多部有关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专著。

李薇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服装设计专业本科首届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投身于时尚教育事业。求学及工作期间曾得到过常沙娜等前辈与艺术大家的亲自指导,从他们身上承续了学院,东西融合的艺术精神和学术文脉传统。古今传承、东西融合、传统与现代融汇的教育理念,赋予李薇极大的精神感召。1985年,李薇更是得到了法国服装设计大师伊夫·圣罗朗的亲自指导,并获得了大师充满鼓励的签名,“李薇,我把我的灵感都给你。”这句话让李薇深受触动,同时也成为了埋在心中的一颗种子,伴随她的时装梦一起生根发芽。

中外大师的启蒙、指引,以及美院代代相传精神与传统,为李薇的艺术探索道路,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织”“染”“绣”、融合创造

传统工艺、新东方意蕴

本次“纤墨窈然——李薇艺术服装秀” 6个系列近50套服装作品。通过对“织”“染”“绣”等中国非遗传统手工艺长达几十年的深入研究,李薇将传统手工染色工艺、刺绣技艺和织造工艺创意性地运用到服装艺术作品当中,并结合悠久璀璨的敦煌艺术文化,通过独特的东方诗性视角,以传统手工艺为媒介和手段,革旧换新,对东方艺术进行再反思,向中国黑白水墨韵味与意境致敬,打造出富有东方意蕴的新“东方视觉”时尚艺术。

《青绿山水》系列则以宋代青绿山水的艺术范式和审美意象作为灵感来源,采用了传统吊染工艺,取其苍劲秀雅之格调,峰峦秀丽、翠影云光之意境,系列服装在以黑白为主的色彩晕染渐变中呈现出一抹幽绿,自然流动的线迹、朦胧含蓄的意象表现出东方的清幽飘逸、自由随性之美。

《新中式》系列则是将传统吊染工艺与刺绣技艺结合,色彩的自由渐变与无形,意蕴无穷,以旧呈新, 重新解读东方传统。

《夜与昼》系列吸收和借鉴了中国水墨的写意抒情和气韵之美,采用了传统吊染工艺,通过颜色的渐变和交融传递中国传统水墨幻化无穷的状态和凝思之美,水墨乾坤之中浓、重、淡、清变幻万千,追求水墨色彩变化中单纯的丰富、虚空中的气韵生动。

《雅韵》系列与苏绣大师梁雪芳合作,从中囯历代龙袍中提取龙凤、云水等吉祥纹样的精华,吸取苏绣的光泽高丽加以在布局上的自由舒展,把传统刺绣手法用现代的设计进行表现,展现东方工艺的精致高雅之美。

《花梦敦煌》取自“千里一梦,敦煌花开”,作者以跨越千年时空的莫高窟壁画中的花卉纹样作为灵感来源,将花卉纹样用传统刺绣工艺表现出来,丝缕霞绡中描绣出敦煌的苍茫天地与历史流韵,敦煌之花与当代时尚设计于融合之中重新绽放光彩,展现千年文脉守望的承续之美。

《姑苏情》系列是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情境和隽永的诗意作为灵感来源,系列使用传统纯天然植物染色手工艺和刺绣工艺,在设计中自然渐变融合,表现出柔润而富有变化的江南之韵和浓淡相宜的趣逸情思,追求东方诗意之美。

传承与创新、传统与未来:

用非遗传统工艺智造现代“东方视觉”新时尚

李薇既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教育者,又是享誉海内外的当代艺术家和服装设计师,曾屡获国内外设计大奖,多次受邀在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地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作品先后被河南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等重要博物馆及法国艺术家RANADA收藏。三十年来,李薇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始终对我国传统“织”“染”“绣”等手工艺保持着极大的关注,长期与非遗传承人保持着密切联系与合作,并对多项传统手工艺的进行传承与创新应用, 创作出了大量的时装艺术和纤维艺术作品,得到了艺术、学术界和时尚艺术界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什么是传统创新?继承传统,应该继承些什么?李薇认为,传统不是中国元素的照搬,传统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李薇换了一个思考角度,从中华大文化视角来考察服饰文化,通过国际化的语言,创造性的从“空间意识”的角度,将东方的传统文化进行意象的、抽象的表达,从精神层面表现东方意境和气韵,开拓出一条“新东方视觉”的全新艺术与设计之路。正如李薇教授在大秀谢幕后发言中讲到:“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看法是:传统元素要与现代设计手法进行融合,要通过现代化、国际化的语言进行创新,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在这个后全球化和后现代时期,‘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文脉’是我们始终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议题, 国际时尚未来的秘密,就在世界各国的民族传统和手工艺文化中”,李薇说到,“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悠久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创新,不仅能推进传统手工艺走向当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转变其濒临失传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中国时尚构建自己与众不同的品牌风格和文化 DNA,推动中国时尚、中国品牌真正走向世界,被国际时尚舞台认可!”

李薇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创新,抒发自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身体力行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将“新东方视觉”时尚带出国门,走向国际,向世界展示那份源于民族、源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自信。正如李薇老师所言,“我们要有世界眼界,在更高的格局上,宏扬中国文化精神,挖掘继承民间工艺的神韵,在今天的设计中展现中国的东方视觉之美!”

(图、文: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 2024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

100084

© 2024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