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认定,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方晓风教授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作为空间叙事文本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批准号:14BG079;项目组成员:王小茉、李菁、黄子舰、张旻雯、郭宗平、刘贺玮、梅勇强、钟巍、胡清淼、刘峰、贾珊、袁磊、陈洁;最终成果名称:专著《作为空间叙事文本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通过鉴定,等级“优秀”,准予结项。
方晓风教授主持的项目《作为空间叙事文本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荣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结题“优秀”等级
对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学者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于对园林的研究多少存在学科之间隔阂的现象。因为园林本身是综合的艺术表现结果,融合了文学、建筑建造技艺、花木培植技艺、叠山理水技艺等多种知识,是一个相对综合且复杂的体系。以往的研究多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立场出发,在“专”的层面较为突出,但在融通方面有所欠缺。
方晓风项目组首先抓住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学性强的特点,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入手进行研究,通过逆向还原的手法——即从现存的园林遗产成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造景的立意出发来探讨文学性如何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法及环境元素的配置来实现——使很多理论的探讨和设计实践的对应关系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视域中进行考察。这是该项目最大的一个特点,它更着重于探讨设计思维在创作实践中的呈现,与以往偏重历史研究和专科研究的园林研究有所区别,也使得这一成果与今天很多设计实践和现实需求之间产生了关联,在当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评审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以叙事学为切入点,从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学的亲缘关系出发,总结园林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中国传统园林以意境造园和山水关系为核心的叙事特征,建立起以山水作为底层逻辑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叙事理论框架,丰富了空间叙事理论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补充了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叙事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构建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理论体系,实现中国传统空间营造理论现代化,对中国当下空间设计实践具有启发性。”
在对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中国传统园林尤其到清晚期时建筑成分比重很高,因而研究者里也有相当一批学者是建筑学背景的,对传统园林的研究往往也侧重于对园林建筑的研究。方晓风项目组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明晰了一个事实:即中国传统造园的底层逻辑仍然是山水的逻辑,甚至建筑的营造也是依附在山水逻辑的构架上,并据此提出了“以楼代山”的学术判断,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对晚清园林和以岭南园林为代表的地方园林的价值判断的结论。
本研究历时5年,进行如此长时间的研究,原因在于项目组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希望能够做出实在的成果。研究过程不乏波折,早期项目组关注到园林与文学的相似性上,因而立项的出发点便基于这种相似性,项目组一开始也花了很大精力在这方面进行梳理。但随着研究的进展,项目组发现如果仅限于相似性层面的研究,反而会模糊园林设计的真正特点,也会失去研究的焦点。空间的叙事逻辑和文学的叙事逻辑显然有很大差异,不同学科之间会存在底层逻辑的差异,因其各自凭借的手段不尽相同。文学叙事更擅长对故事的展开,注重人物情节元素,而空间叙事在这方面显然难以展开。在经历了一定的摸索之后,整个项目的研究转向为探讨空间叙事独特的逻辑基础。在此过程中,项目组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中国传统造园里,山水逻辑是最为关键的底层逻辑,所有叙事是通过山水形态的塑造来完成的,空间叙事强调的显然也不是故事,而是塑造出一种基于人们日常空间体验的情境感与环境的吻合。以此为突破口,项目组分析了大量园林设计的局部案例,总结了一系列造园的设计技法,拓展了以往园林研究的边界,丰富了园林研究的成果。评审鉴定专家评价:“该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现有园林遗存为对象,以逆向还原的逻辑进行解读,寻找传统园林空间叙事和古人营园时所追求的设计立意的对应关系,揭示传统园林设计思维中的普适性原则,对构建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理论,推动本土设计理论的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
方晓风教授课题期间带领团队探讨论文写作架构
东莞可园邀山阁区域立体化路径研究
苏州留园闻木樨香景点的路径和场地关系分析图
清华大学续园局部——方晓风设计
清华大学“祖国儿女 清华英烈”纪念碑景观优化设计
(图、文:项目组、科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