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嘉宾合影
2019年10月26日,2019年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隆重召开。25日—27日,同期举办的还有漆艺传承发展联盟成立大会、2019全国漆艺邀请赛和2019中国漆艺传承与发展作品巡展开幕式。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承人、国内外专家学者、院校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特邀嘉宾包括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张志云,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副厅长段天玲、非遗处处长孙旭,荆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朝安,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张晓慧,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宗彪,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分会副主席凯文?穆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任建新,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关晓武,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冬宁,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负责人李跃等。
2019年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两场主旨演讲和三场圆桌论坛构成。第一场主旨演讲由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主持,第二场主旨演讲由清华大学教授、知名美术评论家陈池瑜主持。三场圆桌论坛的主题分别是大漆与当代艺术创作(严悦主持)、漆树种植与文旅融合(张飞龙主持)和大漆产业与现代生活(张健主持),22名嘉宾上台参加讨论,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
(一)主旨演讲第一场(陈岸瑛主持)
陈岸瑛主持第一场主旨演讲
当日上午的第一场主旨演讲由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陈岸瑛主持,中日韩专家依次发言。
韩国国际漆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
金圣洙主旨演讲
韩国国际漆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金圣洙通过精彩的图片展示了韩国漆艺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金圣洙将韩国漆艺发展分为前三国时期、高句丽王朝、百济时期、统一新罗时期、高丽王朝、朝鲜王朝和现代时期,展示了各时期韩国的出土漆器和代表作品,并对当代漆器和漆画创作进行了介绍。
日本富山大学艺术文化学部教授
林晓主旨演讲
日本富山大学艺术文化学部教授林晓发言的题目是“日本富山大学漆艺专业建设”。林晓简要介绍了日本割漆、制漆的工具和工艺,近现代漆艺家松田权六、増村益城、田口善国和自己的作品。林晓指出,富山大学漆艺教育理念主要有5点:将美术的重要性和有趣性传递给下一代;工艺结合计算机技术;传承和应用传统技术;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通过漆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这些教育理念从赤岩友梨江《漆萨克斯》等毕业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楚漆器研究专家聂菲主旨演讲
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编辑部主任聂菲演讲的主题是“楚漆器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问题”。楚漆器是中国七千年漆艺史上的一颗明珠,其浪慢神奇的造型、飘逸生动的纹饰、红黑交相的色彩,成为楚文化的象征和代表;荆州等地出土的楚漆木器不仅有历史和艺术价值,还有更为深刻的空间礼仪功能。聂菲认为,“传承”不是简单的“摹古”,必须用当代语言来承续和表达楚文化传统,展现楚生活方式,恢复华夏礼仪,以达到中华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之目的。
(二)主旨演讲第二场(陈池瑜主持)
陈池瑜教授主持第二场主旨演讲
当日下午的第二场主旨演讲由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教授、知名美术评论家陈池瑜主持,4位国际嘉宾依次发言。
日本富山大学艺术文化学部教授山田真一主旨演讲
日本富山大学艺术文化学部教授山田真一的演讲题目是“藏于日本两种《髹饰录》版本比较”。山田真一通过版本考订和比对,发现《德川本》比《蒹葭堂本》的误字、脱字更少,体例更为完整,用字、用词更符合上下文,得出《德川本》比《蒹葭堂本》更接近于明《髹饰录》原文、但《德川本》也需要订正的结论。
荷兰文物修复专家戴夫·范·戈佩尔
主旨演讲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财保存修复研究室主任戴夫·范·戈佩尔(Dave van Gompel)曾在日本学习文物修复和漆艺,他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荷兰经验”的演讲中指出,文物保护方法深深植根于地域文化之中,东西方文物修复理念有较大差异。日本和中国的文物修复通常以复原为目标,而西方的文物修复通常考虑修复的可逆性,尽可能多地保留历史的印记。
日本一级建筑师高木信治主旨演讲
日本一级建筑师高木信治来自日本漆艺之乡轮岛,他以“坂本汤宿:漆木建筑与米其林一星的邂逅”、“涂师之家:轮岛漆工坊的样本式建筑”和自己的作品为例,对“日本的擦漆木构建筑”进行了介绍和分享。高木信治说,他最初以现代建筑为主,后来开始关注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轮岛的擦漆木构民宿,是休闲和洗涤心灵的圣地。大漆髹涂在天然木料的表面,柔和的光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慰藉,使得建筑有了温度。
越南漆艺家阮明光主旨演讲
越南漆艺家阮明光演讲的题目是“越南漆艺发展现状与问题”。在1925年之前,越南的传统漆艺主要为宗教服务,如宗教装饰画、佛像等。1925年,法国学院派画家Victor Tardieu在河内成立了印度支那美术学院,使越南漆艺朝向艺术化、学院化方向发展,由此形成了越南的现代漆画史。不少漆画家在国际上获得了知名度。
(三)圆桌论坛第一场“大漆与当代艺术创作”(严悦主持)
圆桌论坛第一场
“大漆与当代艺术创作”
第一场圆桌论坛以“大漆与当代艺术创作”为主题,由北京华方雕漆设计有限公司总工艺师严悦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冯晓娜、韩国漆艺协会理事李宗宪、湖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刘善林、越南河内美术大学绘画系副主任Trieu Khanhtien、河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任李福成、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蒲美合、重庆大学副教授余慧娟和上海“梵谷漆器”创始人钱鸿芳等嘉宾,围绕该主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冯晓娜强调了艺术创作理念的个性化特征。李宗宪认为漆艺创作的功夫在漆外。刘善林提出当代应该是传统的涅槃重生。Trieu Khanhtien结合越南漆画发展历史,提出没有固定的规则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李福成认为漆艺的当代性是在自身生命和审美体验的统摄之下的材料和工艺思维。蒲美合认为创作要有个人识别性、地域属性和当代性。余慧娟认为大漆的物性美是普世的。钱鸿芳在从事“梵谷漆器”的经营过程中体会到中国大漆市场逐渐繁荣。
(四)圆桌论坛第二场“漆树种植与文旅融合”(张飞龙主持)
圆桌论坛第二场
“漆树种植与文旅融合”
第二场圆桌论坛以“漆树种植与文旅融合”为主题,由《中国生漆》杂志主编张飞龙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黄晓华、中南民族大学讲师张志纲、湖北省博物馆漆器保护工作室研究员李澜、西安生漆研究所漆艺工作室负责人刘帅、“湖北省首席技师”称号获得者洪克俭、河南沁阳野王紵器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华、湖北恩施木胎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钱之初、山西绛州剔犀代表性传承人何鹏飞等嘉宾,就该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黄晓华对中国漆树种植分布及生漆产量、销量进行了宏观介绍。张志纲提出漆树寿命影响大漆价格。陈来华介绍了檀溪堂在文旅融合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尝试。钱之初对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生漆加工厂的建设进行了介绍。何鹏飞在产品研发之外拓展文旅体验,在作坊附近开荒种漆树。
(五)圆桌论坛第三场“大漆产业与现代生活”(张健主持)
圆桌论坛第三场
“大漆产业与现代生活”
第三场圆桌论坛以“大漆产业与现代生活”为主题,由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张健主持,上海海派漆器艺术馆创始人王师军、清华非遗研修班学员王欢欢、温州市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创办人陈灿渊、南京工程学院手工艺系主任陈雅淇、贵州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中南民族大学漆艺负责人方兆华等嘉宾,就该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高光友提出大漆产业化需要突破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高的瓶颈。方兆华认为作品应该具有实用性,并符合大漆行业需要解决售后修复的问题。陈雅淇认为将爱漆爱工艺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里也是漆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陈灿渊指出文创不是图案的复制与传播,而应包括材料和工艺的核心。
(图、文:工艺美术系)